新动能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 山东淄博“两篇文章一起做”

2018-05-30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高杨 尹明波
2017年MEMS传感器产业化项目入选《中国制造2025》重大标志性项目,成为山东淄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杰出代表。不仅如此,淄博市2个项目入选了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3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25家企业入选省级试点,2家企业入选省大数据重点骨干企业名单。国金汽车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完成智慧工厂建设并生产通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超速度”。这一桩桩一件件成就,昭示着淄博这个老工业基地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新鲜活力。 2017年,淄博市围绕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紧紧抓住列入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与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历史机遇,“两篇文章一起做”。按照“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的总体思路,突出以“四新”促“四化”,集中做好传统产业“高”、动能培育“新”、产业结构“轻”、发展方式“绿”四篇文章,加快构建“753”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1.3亿元,同比增长7.4%,总量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61.6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进出口总额680亿元,同比增长29.6%;成功入围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双轮驱动”,企业发展呈现“超速度”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淄博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双轮驱动”,深入实施工业精准转调战略,推进化工、建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广普及电子商务、两化融合、“互联网+”,加速兴起智慧车间、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推动新兴产业“无中生有”,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车、高铁车轮、动力电源、汽车用半导体晶圆等新兴产业。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国金汽车从2016年1月落户山东以来,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完成智慧工厂建设并生产通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超速度”,国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规划建设,得益于淄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在该项目审批阶段,淄博市政府仅用1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审批工作,真正做到了“思企业之所思、急企业之所急”。记者在国金汽车的四大生产车间里看到,这里的生产线都已达到世界顶级标准,通过机器人集成,全部生产线实现了90%以上自动化,在冲压、涂装、焊接、总装上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发挥企业研发创新主体作用,使得科技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位于淄博高新区的MEMS研究院是淄博市与清华大学共同打造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也是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的动力核心,目前已经建成国内首条6英寸硅基MEMS中试代工平台,可以为整个园区电子芯片、传感器等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提供技术、人才、中试平台等各方面的支撑。以MEMS研究院为带动,目前淄博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有60余家企业入园发展,年均增速20%以上,2017年度园区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未来几年,力争形成100~3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大企业+产业基地”,龙头带出“高速度”
围绕产业集群培育,以各经济园区为主战场,加力优化生产力布局,采用“一基地多园区”“一园区多基地”等模式,扎实推动“大企业+产业基地”建设。 围绕大企业规划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了打造以齐鲁石化、金诚石化为龙头的石油炼化产业集群,以金晶玻璃、鲁阳公司为龙头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以东岳集团为龙头的氟硅材料产业集群,以齐翔腾达为龙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以瑞阳制药、新华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新华医疗为龙头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以国金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美林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鲁泰纺织为龙头的高档棉纺织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石油炼化产业集群过千亿元。 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突出抓好淄博高新区、市五大园区和9家区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淄博高新区把握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建设共性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交流、研究开发转化等服务平台,实施“高端材料+高端产业”双高战略,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11个产业园区建设。 实施“四大招引”工程,对外开放“有广度”
围绕扩大对外开放,“淄博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行,齐文化节、陶博会、新材料技术论坛等品牌展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大力实施“四大招引”工程,引进中国钢研院、北京有研院、清华大学、中船重工、台湾强茂集团等10余家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落户淄博。主动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区域战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提高双向开放水平,不断拓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推动淄博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轻工制品等行业“走出去”,突出抓好齐鲁经济特区、鲁泰(越南)有限公司等6个总投资9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5.8亿元。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重大战略机遇,瞄准重点城市和重点区域,突出高端化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化招商,创新委托代理招商等招商方式,成功举办京鲁(淄博)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 2017年,全市实际到位外来投资同比增长36.7%;金路达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基地项目、斐讯ID大数据中心项目等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积极推进与宁夏石嘴山合作的淄山工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承接市内化工、建材等过剩产能行业梯次转移。截至2017年底,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0.3亿元,淄博市入园企业达到14家。 创新督查制度和模式,政府监管“有深度”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行“六个一”督察制度和“l+l+n”督察模式,健全完善“一个第一议题”+“三个第一时间”+“三单一书”工作制度,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淄博实践”品牌。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以始终保持全省动态“三最”为目标,深入开展放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改革任务,创新实施视频联审、区域评估、政务服务五级联动等联办模式,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分两批承接落实、调整规范行政许可等行政权力事项,取消行政权力事项52项,承接77项,梳理公布了全市初审转报事项目录清单。全面完成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2017年市级共取消、调整或规范收费项目58项,清理设置歧视性准入条件的政策文件33件,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2.6亿元。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机构管执法”。 淄博全面推广推介创新改革政务“云桌面”等“互联网+政务”新模式,创新开展“多图联审”、“联合勘验”、“联合验收”等联审联办模式。实施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和市、区县远程视频联审,2017年完成视频联动审批109个,涉及投资金额达339.72亿元。该项工作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得到通报表扬。截至2017年底,淄博市市场主体达到39.7万户,比2016年净增18.8%。
【期号:3275】【版面:02】【作者:高杨 尹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