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港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山东信息港
热门关键词: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09-14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欧阳中石诗集《中华颂》摭谈

2018-09-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 查看PDF版】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欧阳中石先生与殷昭俐(左)研究修订书稿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中华颂》:中华开国庆,铸鼎志图新。旭日从东起,人民仰北辰。弘文崇圣教,抱德慕贤伦,大道行天下,谐和处处春。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祖国颂》:承天独厚惠炎黃,子子孙孙脉脉香。每见神州重焕采,春风到处是华章。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时代颂》:天开新气象,日丽好风光。锦绣山河壮,繁荣岁月忙。诗文歌不尽,戏曲颂无疆。大道通衢路,辉煌映八方。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和平统一颂》:大地承天德,中华对正阳。山河随指点,鼎鼐共商量。谱好同心曲,和衷聚一堂。康庄通四极,络绎系情长。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国贤颂》:炎黃开圣域,世代纪承传。鉴史尊先哲,弘文重国贤。大千崇教化,人道契天然。喜頌同心曲,中华庆永年。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泰山颂》:青松郁郁千年翠,碧岳苍苍万世尊。立地橫空擎日月,支天转斗頫乾坤。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长城颂》:中华大地,庄严纵横。山河壮丽,草木欣荣。卫戍天职,端在长城。万家拥戴,国泰升平。

《中华颂》序
  □李肇星
  
  四十七年的外交生涯中,我体会最深、最为之动情的是,就像每个人只有一个母亲,我们只有一个祖国。
  和中石先生回山东老家参加资助希望小学、红军小学活动,得知他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由辅仁转入北大,我便称他“老学长兼老老乡”。他未表异议,我很高兴。
  家乡和母校是祖国特别温柔的组成部分。共同的祖国、家乡、母校哺育了我们。这次有缘先睹中石先生的《中华颂》,见字里行间充满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挚爱,更引起我强烈共鸣和幸福感。
  我的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德国文学史老师冯至和中石的老师、著名词人顾随是终生至友。他们有一个约定,冯先生不写旧诗,顾先生不写新诗。欧阳学长的诗歌创作受老师影响,大气、亲切,又有独创新意。
  《诗刊》记者问过我喜欢读哪些诗。我说喜欢老百姓能看懂、能感动老百姓的诗,那种浅显直白、但没有高尚文化素养和深厚情感又不可能写出来的诗。
  可能由于工作较忙或尚不够勤奋,我读诗的习惯是:超过二十行的诗不读。我不记得李白哪首诗超过二十行,莎士比亚哪首诗超过十四行。此外,能读原文,就尽量不读译文。翻译过来的诗与原作往往会有隔膜,味道会偏浓或偏淡。一本史书说,乾隆皇帝的英文译员竟能把英国使臣的一般祝愿译成“祝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乾隆听了高兴,会见成功,因为他懂满、汉、蒙、藏语,却不会英语。当然,面对不会的语言,便只能靠翻译,翻译工作还是相当重要的。一般而言,对多数人来说,诗并不是非读不可。眼前中石学长用书法创作出来的这九篇诗作,真是我特想读,并在读后感到赏心悦目的。
  祖国的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母语文化的更多自尊和自信,需要更多道出炎黄子孙共同心声的佳作。祖国唯一,人民至上。让我们永远爱国敬民!
                      (作者系外交部原部长)
《中华颂》弁言
  □殷昭俐
  
  欧阳中石先生,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望山胡同。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专攻中国逻辑思想史。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艺术学科带头人。学者、教育家。有逻辑、书学、艺术等著述多部行世。
  初从崔复瑗、熊柏龄、顾谦先生学诗文,后随顾羡季先生学词;又从张伯驹先生学联;后学曲。善诗文。以书名世。唯常年回避世誉,自谓“教书匠”。
  先生“第问耕耘,不论收获”,为学如是,诗词创作亦然。岁月既增,篇什遂富,而未欲寿诸梨枣。是卷《中华颂》九篇,据欧阳中石先生历年创作精选而成。诗稿文字经中石先生审阅改定,数易其稿,洗尽铅华。平和庄雅,意蕴深远。书作具足温柔敦厚之貌,可谓龙章与凤翼竞爽、和璧同隋珠争辉。“九颂”依次为《中华颂》《祖国颂》《时代颂》《和平统一颂》《国贤颂》《国宾馆颂》《和谐颂》《泰山颂》《长城颂》。诗作赞颂中华壮丽山河与国贤志士,讴歌时代新貌,彰显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其作皆为国家重点场所永久陈列或书丹勒石传之久远。今付剞劂,泽古溉今,嘉惠学林艺苑,亦为弘扬中华文化之一端也。
          (作者系《红旗画刊》原总编助理)
《中华颂》编后记
  □殷学仁
  
  予生也晚,欧阳先生的道德文章,晚生不敢妄赞一辞。仅就是卷成书付梓经过略述如下。
  先生早年师从逻辑学大师金龙荪先生,专攻中国逻辑思想史,其后从事文化与教育工作。为中国书法教育之发展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而诗文书法之于先生实为余事,然余事亦卓然自立。
  先生不以诗名,乃真诗人也;而其诗名、文名实为书名所掩。先生学养也邃,性情真纯,句咏平和而意蕴深远,每于兴会之际,山川河岳毕见于诗。私谓于前贤未逞多让。夫子于古文辞章诗词曲赋师承渊源有自。初从崔复瑗、顾谦先生学诗文;后随苦水先生学词;又从张伯驹先生学联;后学曲。少时诗文习作,深为师辈激赏。中学时代为“丽泽诗社”成员,著《幽逸轩文集》,有诗词文稿篇什多桢,惜乎年岁久远,难再访寻。
  先生淡名利,以诗文自娱,未欲寿诸梨枣、流布人间。素以“甘居人后”自乐,唯爱国不敢人后。己丑春月,学仁以经年收集夫子赞颂中华壮丽山河与国贤志士诗作呈于中央党校出版社,并语若能结集出版,定当嘉惠学林,亦为弘扬中华文化之一端也。出版社审毕书稿,当即慨允,列入出版计划。
  彼时先生忙于教务,学仁远居于鲁,然求教之心切切,往返于京鲁之间,几番寒暑。庚寅之秋学仁主编《人文中国》丛书付梓,肇星先生、欧阳先生亲赴山东出席首发仪式,其间共议出版事宜。其后,肇星先生对书稿多次提出指导意见,关心出版进度,对本书编纂倾注诸多心血。辛卯冬月,学仁考取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终得以洗耳杏坛,不惟于书艺可求精进,更有得与夫子朝夕相处,耳提面命,实为人生之至乐大幸。
  壬辰秋月,先生将学仁整理诗稿逐字审阅改定,于首都师范大学寓所书毕,历时一周有余。其后,作品拍摄制版,交付印厂。书稿既出,学仁呈于肇星先生,先生于出访航班飞行途中为本书作序增辉。世上万物,盖众缘合力而成,信然。
  “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诗前撰有小引,篇末设释文,并据辞书标注句中文字,不敢妄称注释乃为便于读者阅读故耳。其中若有错讹疏漏以损夫子雅韵,皆学仁之责也。
  夫子高卧京城,设绛帐于首师,学仁志学之年有幸厕身先生门墙,得以近侍左右,日沐春风,雨露教化多且深矣。期旧枝著新蕾,怀朝花以夕拾。祈愿天假永年,先生再振椽笔,昭新世光。
  (作者系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主编)

本文相关新闻

  • 坚定文化自信 讴歌时代新貌 共筑中国梦想
  • 责任编辑:网络
    

    独家出品

    山东信息港 新闻 财经 体育 科技 娱乐 房产 汽车 旅游

    邮箱:1837655332@qq.com

    Copyright © 2011-2022 www.sdxxg.com.cn 山东信息港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