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港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山东信息港
热门关键词: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3-20
摘要:

 当前位置>>新闻聚焦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2016-01-11 10:17:22     华夏经纬网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李波 摄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高新区将加快“两城两谷”建设。(梅晓东 摄)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浪潮集团云核心装备(李波 摄)

再次创业加快发展 25岁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积成电子车间(袁寒松 摄)

  25岁的济南高新区又一次点燃激情与梦想。在10日召开的高新区再次创业动员大会上,高新区吹响新一轮发展集结号,踏上了再次创业的新征程。

  会场内,共识在凝聚;会场外,行动已启程。高新区将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内一流科技园区”为发展目标,努力在全市“四个中心”建设中当好主力军,谋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谋略 新常态下有新认识

  抢抓机遇,开启再次创业新征程

  直面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新背景,在“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新时期,济南高新区当如何自加压力,通过改革与创新,实现更新、更大作为?高新区的回答是四个字:再次创业。

  1991年,济南高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在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扩大,以及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25年后,具备了再次创业的基础和条件。

  在2016年10日召开的高新区再次创业动员大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群表示,高新区具备了再次创业的基础和条件。从内部因素看,高新区四方面优势明显。一是行政体系基本完善;二是产业板块初步形成。高新区上市公司数量领跑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因素较多。从产业分布看,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优势明显,生物医药产业、交通装备产业、发电配电产业基础完备,房地产、总部经济发展较快,金融保险机构日益集聚;三是政策与服务体系比较系统。经过多年发展,高新区形成了以综合保税区、CIIIC(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产业扶持体系和园区服务体系。此外,高新区环境基础良好,各类公共技术平台较多,不乏量子通信、超算等高端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了高效支撑;第四,高新控股集团运营能力基本形成,发挥了较强的融资、投入、开发、土地熟化及保障能力。

  而从外部因素看,高新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是形势利好。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大发展机遇已经到来,“十三五”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地位也已确立。国家、省、市的系列支持措施力度加大。第二是区域竞争利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一线城市向外地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而新常态下省内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第三是新增长点较多。一方面,“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正带来大量转型机会,科技成果转化破茧在即;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PPP、混合所有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机会。

  此外,从自身实力看,高新区也具备了支持再次创业的基础。从产业基础看,高新区实现GDP5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进出口总额28.4亿美元;从财力基础,高新区可用财力预计80.3亿元;从形象基础看,高新区成为现代化新城,在去年全市“新大特”评比中获得首位。

  而今迈步从头越,归零心态再出发。以创新作为安身立业之本的高新区,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以赢得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领先发展的先发优势,抢得引领新常态的宝贵先机。

  出拳 新常态下有新思路

  依托五大片区,构建“两城两谷”产业格局

  新常态下的新思路,已凝聚成合力推进的共识行动。高新区如何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发挥好“主战场”的作用?产业是基础和脊梁。为此,高新区将依托五大片区,加快构建以“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为核心的“两城两谷”产业格局。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市委、市政府将临空经济示范区(部分)和“济南创新谷”划归高新区代管,高新区形成了中心区、高新东区、综合保税区、创新谷片区、高新北区五大片区的发展格局,发展面积近200平方公里。为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发挥“主战场”作用,下一步,高新区将依托这五大片区,加快“两城两谷”建设。

  【智能装备城】以孙村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为发展载体,以“核心技术产业树”业态为抓手,推动六大领域重点突破。

  在微电子领域,突出抓好碳化硅、铌酸锂在衬底、元件、器件、部件、整机等各个环节的延伸;在信息通讯领域,突出抓好量子通讯产业化落地、浪潮思科网络产品的规模发展;在数控装备方面,突出抓好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相关项目的落地和拓展;在能源装备方面,通过“互联网+微能源网”体系,带动风电、光伏、发电与输配电装备相关项目的发展;在交通装备方面,突出抓好新能源交通、铁路装备、大排量摩托车等项目落地和扩产;在3D打印装备方面,突出抓好钛合金超微粉末、大尺寸金属激光成型设备的落地,并拓展加工服务业务。

  高新区还将重点推进专业化子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德国3S与赛伯乐合作的“山东智慧制造产业基地”;推进航天科技集团与华夏幸福、德国SAP合作的“互联网+工业”等专业园区建设;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加快发展保税物流、出口加工、跨境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全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新阵地。

  【生命科学城】以巨野河片区为发展载体,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沿经十路两侧布局融生物制药、质子治癌、医疗器械、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生命科学城。

  生物制药板块,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基础,发展新药、仿制药、中药、化妆品、保健品等医疗器械板块,发展医疗器械、医学耗材、新型医用测试盒、先进检验检测设备。质子治癌板块,通过与中广核集团、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借鉴高铁模式,研发生产世界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质子治癌装备(简称“质子刀”);建设大规模质子治癌中心;建设质子刀相关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对煤矿采空区和破损山体全面修复,栽植桃树、核桃等经济作物,种植无污染、可出口的中草药等,打造与生命科学城相配套的“桃花源”;同时发展康复理疗、休闲养老等产业。

  【齐鲁智慧谷】以汉峪金谷建设发展为核心,加快中心区腾笼换业步伐。

  重点布局企业总部(央企、上市公司、国内外大型企业研发总部)、金融与类金融、工业与建筑设计、文化创意、商业、住宅等产业板块,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群体,对高新区各产业组团的发展起到“资本+智力”的支撑作用。以“互联网+沙龙”业态为抓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推动韩都电商模式、浪潮大数据创客中心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齐鲁创新谷】将“齐鲁软件园”品牌与创新谷联动发展,形成以科技研发为主体的产业群体。

  “承上”,即发挥连接京沪的便捷交通优势,加快吸引京沪地区高端研发资源进驻。“启下”,即发挥省会科教研发优势,打造有针对性的人才平台、技术支撑平台、融资平台,建设分行业、分地区的研发中心。以莱芜市成功建设“莱芜企业济南研发中心”为样板,建设省内各地市在济南的企业研发中心。以“力创赢芯”为样板,建设省内各行业龙头企业在济南的研发中心。以“山东良种研发中心”为样板,组建面向不同行业的研发中心。加快建设“山东工研院”的产业化基地,组建“科技经纪公司”,创建成果转化新模式。

  破冰 新常态下有新作为

  深化改革直指靶心,实行全员KPI考核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与发展一脉相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创新驱动的深度,以及攻坚克难的韧度。

  作为改革创新高地,济南高新区将“深水区”破冰,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专业系统的招商服务体系、法制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稳健的融资建设体系,以企业需求、群众意愿为导向,通过对行政职能的垂直整合,实现行政效率大提速;以专业化、规范化为导向,通过对职能的梳理和流程再造,实现行政规范大提质;以消除自由裁量权、加强审计监督为手段,通过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实现廉政勤政大提升。

  徐群认为,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在于如何营造适宜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如何构建“高素质、低成本”的企业营商环境。为此,高新区将以打造专业化园区为突破,建设由7个专业园区组成的招商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建立“大服务、大招商”格局,形成从招商引资到落地建设、投产运营、扶持壮大全过程、多层次的服务全覆盖,构建适宜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将按照“大部制”管理思路,整合相关职能,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服务业管理、审计监督等职能;另一方面,按照项目引进、投资建设、达产运营、发展升级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

  将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消防、人防等建设类职能进行整合,构建“大建设”体系;将发改、科技、经信、商务等部门的工业类经济职能整合,构建“大经济”体系;将发改、商务、科技、金融等部门的服务业职能整合,构建“大服务业”体系;将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构建“大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行政审批与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大投入过程中的财政资金审计监督,构建内外协同、全面覆盖的“大审计”体系;加强战略研究和宣传策划能力,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智库支持,构建“大战略”体系;引入先进、成熟的管理科学与实践成果,保障高效运转,实施“大人力资源”体系。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高新区深化改革措施直指靶心,一大亮点便是实行全员KPI考核,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据了解,KPI全员绩效考核优化指标体系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关键参数绩效考核的一种管理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其核心是“二八原理”。下一步,高新区将根据管委会发展战略,层层分解指标,提炼各层级的KPI指标库,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明确部门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全员KPI考核,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智力支撑。

  高新区还将砸掉“铁饭碗”,建立激励机制激发队伍活力。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实行干部编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在编内职务有空缺时,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按规定晋升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并作为编内职务存入档案,以此作为在编人员晋升、交流、调整档案工资和办理退休时的依据。改革实施后使用的编外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岗位聘用,聘用期满、重新竞聘,不纳入编制管理。岗位聘任主要采取直接聘任、竞争聘任、双向选择和社会招聘等方式进行,通过调整一批、交流一批、聘任一批来化解矛盾,吸引人才,激发活力。

  此外,高新区还将优化分配制度,加大绩效激励。建立包括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绩效工资薪酬体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目前,高新区人员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为8.4:1.6。2016年,将比例调整为6:4;2017年,将比例调整为5:5;2018年,将比例调整为4:6。这意味着3年后高新区人员的薪酬60%将为绩效工资。(来源:舜网-济南日报2016-01-11)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网络


独家出品

山东信息港 新闻 财经 体育 科技 娱乐 房产 汽车 旅游

邮箱:1837655332@qq.com

Copyright © 2011-2022 www.sdxxg.com.cn 山东信息港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